二甲亚砜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研究

宗学凤, 张建奎, 李帮秀, 王三根

宗学凤, 张建奎, 李帮秀, 王三根. 二甲亚砜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06, 14(3): 108-110.
引用本文: 宗学凤, 张建奎, 李帮秀, 王三根. 二甲亚砜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06, 14(3): 108-110.
ZONG Xue-Feng, ZHANG Jian-Kui, LI Bang-Xiu, WANG San-Gen. Effects of DMSO on the cold-resistance of wheat seedling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6, 14(3): 108-110.
Citation: ZONG Xue-Feng, ZHANG Jian-Kui, LI Bang-Xiu, WANG San-Gen. Effects of DMSO on the cold-resistance of wheat seedling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6, 14(3): 108-110.

二甲亚砜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研究

基金项目: 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项目和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渝科委计(1998)28 ]资助

Effects of DMSO on the cold-resistance of wheat seedlings

  • 摘要: 试验研究二甲亚砜(DMSO)浸种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5g/kg)的二甲亚砜浸种可提高冷害小麦幼 苗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提高冷害小麦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加冷害小麦幼苗株高、干物质量和根冠比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MSO (Dimethylsulfoxide),in which wheat seeds were soaked,on the cold-resistance of seedling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MSO treatment can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raise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content of soluble protein,and the vitality of the root system, reduce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and the cell electrolyte leakage of the seedlings.DMSO also can enhance the plant height,dry weight and the ratio of root to shoot of wheat seedlings under cold stress.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DMSO is 2~5g/kg.
  • 期刊类型引用(56)

    1. 刘晓红,刘咏良,刘志琴,蔡红明. 不同播期的小麦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研究. 基层农技推广. 2025(01): 25-30 . 百度学术
    2. 陶媛,何亚玲,张倩,孙倩,刘永亮,李前荣. 调整播期对宁夏春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5(06): 10-21 . 百度学术
    3. 韩同进,郭灿,张修引,连少英,刘红杰,任德超,倪永静,牛吉山,史国礼. 不同播期对豫东地区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4(05): 43-47 . 百度学术
    4. 张建喜,李广,王钰煐,张武清. 青贮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对全膜覆盖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节水灌溉. 2024(07): 33-43+52 . 百度学术
    5. 宋贤明,侯献飞,顾元国,苗昊翠,李强,郭美丽,曾幼玲,贾东海.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04): 804-813 . 百度学术
    6. 吕丽华,吴立勇,李谦,刘朝芳,姚艳荣,贾秀领.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4(S1): 53-62 . 百度学术
    7. 张子豪,李想成,吴昊天,付鹏浩,高春保,张运波,邹娟. 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小麦适宜播量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3(07): 1-9 . 百度学术
    8. 耿强,张亮亮,王亮明,杨群慧,刘淑会,陈新宏,武军. 附加华山新麦草不同Ns染色体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3(09): 1155-1164 . 百度学术
    9. 张晶,赵超,张定一,党建友,裴雪霞,张慧芋. 春季追肥方式对不同苗情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17): 75-80 . 百度学术
    10. 赵凯,黄玲,冯维营,邵敏敏,王福玉,陈贵菊,张玉丹,杨本洲,孙雷明,闫璐,王霖.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32): 1-7 . 百度学术
    11. 黄伟. 运东地区旱作小麦品种比较研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01): 115-118 . 百度学术
    12. 张紫森,李建峰,王强,央吉,索拉,旦吉措姆,汤鹏程. 播量与灌水方式对拉萨河谷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产量的影响分析. 广东水利水电. 2022(06): 100-104 . 百度学术
    13. 陈猛,梁雪齐,李玲,张丽,陈国栋,吴全忠,翟云龙.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06): 1338-1346 . 百度学术
    14. 苏在兴,王波,黄忠勤,丁震乾,徐家安,李小珊,常勇. 播期·密度和追施缓释肥对徐麦368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2(15): 29-33+54 . 百度学术
    15. 易媛,马红勃,王静,张会云,赵娜,朱雪成,张娜,刘东涛.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2(07): 13-21 . 百度学术
    16. 冯维营,杨本洲,张玉丹,孙雷明,王福玉,王霖.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济宁17号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08): 24-25+28 . 百度学术
    17. 易媛,张会云,刘东涛,马红勃,刘立伟,赵娜,冯国华. 不同播期下春季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群体性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08): 158-164 . 百度学术
    18. 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齐红志,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22(06): 14-19 . 百度学术
    19. 杨磊,孙敏,林文,任爱霞,丁鹏程,余少波,高志强. 群体结构对旱地小麦土壤耗水与物质生产形成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1(05): 1356-1365 . 百度学术
    20. 陈猛,梁雪齐,李玲,张丽,张锋,陈国栋,吴全忠,翟云龙.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1(02): 238-244 . 百度学术
    21. 牛海燕,刘元元,孔令强,吕鹏,刘树震,冯波. 适当晚播结合增加播量对小麦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1(09): 19-26 . 百度学术
    22. 白露,李乐,连延浩,王志强,辛泽毓,林同保,任永哲. 播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育期、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1(10): 3135-3146 . 百度学术
    23. 王玉玲,李新华,乔红,欧行奇,何鸿举,郭景丽. 不同播期下小麦品种百农207越冬期生理生化特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308-314 . 百度学术
    24. 张子豪,李想成,吴昊天,付鹏浩,张运波,高春保,邹娟. 湖北省弱筋小麦适宜播种量研究——以鄂麦580为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S2): 77-81 . 百度学术
    25. 史晓芳,逯腊虎,张婷,张伟,袁凯,杨斌,仇松英.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临远8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2): 10-17 . 百度学术
    26. 孔令英,赵俊晔,骆兰平,石玉,于振文. 宽幅播种条件下基本苗密度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4): 27-31 . 百度学术
    27. 刘为健,杨文稼,王盈盈,王仕稳,邓西平,殷俐娜. 2个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与深层水分利用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3): 245-251+258 . 百度学术
    28. 李晓爽,党红凯,宋妮,申孝军,高阳,孙景生. 肥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与生长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5): 272-284 . 百度学术
    29. 高倩,孙明清,刘强,李光,刘鑫翠,安浩军,常苑苑,梁玉峰,张广辉. 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高产的适宜播量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20(02): 27-30 . 百度学术
    30. 赵元凤,张瑛,孔祥英,秦吉洋,浦田惠子,张显兵. 江苏省仪征地区不同品种绿肥油菜播期试验.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9): 64-68 . 百度学术
    31.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2020(06): 70-73+76 . 百度学术
    32. 司旭阳,贾哓玮,张洪艳,贾羊羊,田士军,张科,潘延云. 中国春小麦肌醇磷脂依赖的磷脂酶C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24): 4969-5036 . 百度学术
    33. 刘开振,孙华林,李刘龙,杨蕊,卫茗梅,王小燕. 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不同播期小麦产量及群体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0(11): 2448-2459 . 百度学术
    34. 王玉玲,何鸿举,乔红,欧行奇. 小麦新品种百农207适宜播期播量组合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6-10 . 百度学术
    35. 孔德真,聂迎彬,徐红军,穆培源,崔凤娟,田笑明,桑伟. 播期对小麦生态型间杂种优势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2): 23-28 . 百度学术
    36. 王兰,王良,刘肖瑜,李学国,焦进宇,张豆豆,陈国庆. 不同年型下冬小麦适宜播期及密度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3): 29-35 . 百度学术
    37. 刘添,王楠楠,李亚静,李翠平,徐东娜,张敏,蔡瑞国. 播期推迟对冀东地区强筋小麦产量构成和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20-25 . 百度学术
    38. 王亚凯,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张明明,杨红,靳乐乐.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2): 185-194 . 百度学术
    39. 高德荣,王慧,刘巧,朱冬梅,张晓,吕国锋,张晓祥,江伟,李曼. 迟播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4): 2379-2390 . 百度学术
    40. 尹璐,高志强,孙敏,任爱霞,林文,薛建福,曹碧芸. 膜际条播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19-25 . 百度学术
    41. 李晓航,马华平.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品种‘新麦29’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9): 14-19 . 百度学术
    42. 田欣,孙敏,高志强,张娟,林文,薛建福,杨珍平,莫非. 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消耗和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3443-3451 . 百度学术
    43. 田昌玉,温延臣,李宝国,林治安. 山东小麦灌水和播期对高产节水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6): 16-20 . 百度学术
    44. 高燕,彭涛,成东梅,赵伟峰,于金林,陈坤.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济研麦7号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3): 18+23 . 百度学术
    45. 王慧,朱冬梅,陆成彬,高致富,高德荣,吴迪,吴宏亚. 不同小麦品种群体结构和产量形成对迟播的响应.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6): 35-40 . 百度学术
    46. 刘小丽,王凯,杨珍平,薛建福,杜天庆,宗毓铮,郝兴宇,孙敏,高志强. 播期与播种方式的不同配套对一年两作区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8(02): 232-238 . 百度学术
    47. 邵庆勤,闫素辉,张从宇,任兰天,许峰,李文阳. 密度对沿淮晚播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1366-1377 . 百度学术
    48. 苗崔钰,孙晓辉,刘翠玲,辛庆国,李林志,陈永娜,严美玲,于经川,姜鸿明. 鲁东地区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5): 6-10 . 百度学术
    49. 董秀春,韩伟,杨洪宾. 播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小穗结实性和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8(09): 31-35 . 百度学术
    50. 董宝娣,刘会灵,王亚凯,乔匀周,张明明,杨红,靳乐乐,刘孟雨. 作物高效用水生理生态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1465-1475 . 百度学术
    51. 高倩,孙明清,范存志,侯大山,张广辉,刘强,李娟茹,李月华,柴玉博,李志合. 冀中南冬小麦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1): 64-65 . 百度学术
    52. 高培芳,金永贵,孙敏,梁艳妃. 休闲期深松及播期对旱地小麦干物质累积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8(04): 160-166 . 百度学术
    53.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张德奇,岳俊芹,杨程,秦峰. 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2): 60-63 . 百度学术
    54. 胡敏,周江霞,李小坤,王振,游秋香,鲁剑巍.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1): 2028-2030 . 百度学术
    55. 薛玲珠,孙敏,高志强,任爱霞,雷妙妙,杨珍平. 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547-552+556 . 百度学术
    56. 薛玲珠,孙敏,高志强,王培如,任爱霞,雷妙妙,杨珍平. 深松蓄水增量播种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3): 2451-246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90
  • HTML全文浏览量:  73
  • PDF下载量:  1491
  • 被引次数: 8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2-09
  • 修回日期:  2005-03-15
  • 刊出日期:  2006-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